• 手机版
   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
  • 关注官方公众号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

[风水杂谈] 所谓《灭蛮经》之探究~台湾六愚(共七篇)

[复制链接]
366 6
犒馒缩 发表于 2019-3-24 08:13:27 | 只看该作者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到目前为止我看过对《灭蛮经》研究最深的文章,作者台湾六愚
收藏
收藏0
支持
支持0
反对
反对0

精彩评论6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沙发
索窟 发表于 2019-3-24 08:14:21 | 只看该作者
            所谓《灭蛮经》之探究(一)~台湾六愚<br> <br>《灭蛮经》是一本流传在风水界之失传古书。<br>《灭蛮经》一书听说是唐朝国立鼎盛,往来频繁之外国使节、僧人、留学生等,纷纷来到中土广求知识之时,朝廷当局为了李氏政权之长计久安,而忧心被视为御用天学的秘传风水术,流传至民间甚至是「番邦」,特别另作颠倒风水理论所著的一本风水伪书。<br>据闻此书流传了千余年后,方在清朝时期失传。<br>只不过令人不解的是,何谓《灭蛮经》?此书的正确年代为何?何人所著?内容为何?当真有否此书?……等,一大堆疑团,困扰了现代的风水界。<br>六愚老而驽钝,然亦忝为当代风水师一员,姑且依据当前的几种说法,谈谈《灭蛮经》各种传说的疑点,并探究其缘由。<br> <br>壹、《灭蛮经》出书之时代与作者<br>一、出书为唐太宗时期,作者为吕才。<br>吕才,公元606~665年,《旧唐书.吕才》:「吕才,博州清平人也(注:今山东省聊城临清市)少好学,善阴阳方伎之书。贞观三年,太宗令祖孝孙增损乐章,孝孙乃与明音律人王长通、白明达递相长短。太宗令侍臣更访能者,中书令温彦博奏才聦明多能,眼所未见,耳所未闻,一闻一见,皆达其妙,尤长于声乐,请令考之。侍中王珪、魏征又盛称才学术之妙,征曰:『才能为尺十二枚,尺八长短不同,各应律管,无不谐韵。』太宗即征才,令直弘文馆。太宗尝览周武帝所撰三局象经,不晓其旨。太子洗马蔡允恭年少时尝为此戏,太宗召问,亦废而不通,乃召才使问焉。才寻绎一宿,便能作图解释,允恭览之,依然记其旧法,与才正同,由是才遂知名。累迁太常博士。」由此可知,吕才不仅善阴阳方伎之术;也精通诸如天文、地理、医药、历史及音律等学问。<br>然而,六愚认为此说尚有一些疑点尚待厘清:<br>(一)依据《旧唐书》有关吕才之才能与学识而言,唐太宗为了唐朝李氏天下,而下旨令吕才编撰《灭蛮经》以扰乱风水理论,或有可能。<br>然而,唐太宗时期人才济济,善阴阳方伎之术者,又岂仅是吕才而已?当时的祖孝孙、傅仁均、傅奕、李淳风与袁天罡等人,亦颇负盛名。《旧唐书》:「孝孙定音律,仁均正历数,淳风候象纬,吕才推阴阳,订于其伦,咸以为裨、梓、京、管之流也。」<br>因此,涉及唐朝命脉的重责大任,聪明睿智的唐太宗,岂会如此草率的交付在吕才一人身上而已?此一疑也!<br> <br>(二)根据《旧唐书》之记载,匡正魏晋南北朝以来之风水迷信责任,唐太宗确实托付在以吕才为首的专家团队;《旧唐书.吕才》:「太宗以阴阳书近代以来渐致讹伪,穿凿旣甚,拘忌亦多,遂命才与学者十余人共加刊正,削其浅俗,存其可用者。」<br>然而,根据六愚考据,唐初时期的风水理论,是以音律五音生克为主的所谓「五音利宜」风水理论;同书《吕才》篇提到:「近代师巫,更加五姓之说。言五姓者,谓宫、商、角、征、羽等,天下万物,悉配属之,行事吉凶,依此为法。」唐太宗将匡正风水迷信的责任,托付在吕才身上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吕才「精通律吕」;然而,吕才对于「五音利宜」风水理论颇感不以为然,其结论就是「义理乖僻者也」。<br>试想,以吕才既已认为「五音利宜」风水术,荒诞且无稽;依其当时的地位与名气,为何不顺水推舟的将此理论发扬光大,大力的向「蛮夷」各国「推销」;又何必「另辟蹊径」,大费周章的另编《灭蛮经》一书,此为二疑也!<br> <br>(三)吕才对于风水庇荫之说,在《旧唐书》表露无遗;《吕才传》:「丧葬之吉凶,乃附此为妖妄。」「安葬吉凶不可信用。」「上利下利,蔑尔不论;大墓小墓,其义安在?……吉凶之理,何从而生?」「官爵弘之在人,不由安葬所致。」「野俗无识,皆信葬书,巫者诈其吉凶,愚人因而徼幸。遂使擗踊之际,择葬地而希官品;荼毒之秋,选葬时以规财禄。……葬书败俗,一至于斯,其义七也。」……等。<br>由此可见,吕才对于风水之庇荫说,亦表不以为然;因此,有必要多此一举,另编《灭蛮经》愚昧是人或是蛮夷吗?此三疑也!<br> <br>(四)照常理推断,唐太宗亟欲匡正风水歪风,在当时应属重大政策,无论是在朝或是在野,应是普遍皆知方是。故而当时留置在唐朝学习的之外国使节、留学生或是僧人等,亦应得知;况且,这些外来的学习者,应是该邦之菁英;试问,这些外来人士愚昧到对于当时之风水知识毫无所知,任由唐朝朝野摆布愚弄?此四疑也!<br>因此,六愚认为吕才编撰《灭蛮经》的可能性甚微。<br> <br>~~~  待續 ~~~
板凳
仲孙梨芙 发表于 2019-3-24 08:15:08 | 只看该作者
            所谓《灭蛮经》之探究(三)~台湾六愚<br> <br> <br>三、《灭蛮经》为唐代以前之著作?<br>  后代亦有些风水家,推测《灭蛮经》为唐代以前之著作。<br>  然而,赞成此说者却未能提出此书应属何朝代出书,亦未有提出何人所撰;易言之,所谓《灭蛮经》为唐代以前著作之说法,仅是这些风水家之凭空臆测而已;故而无法令人接受。<br><br><br>四、《灭蛮经》为唐朝李淳风所编?<br>  《灭蛮经》为李淳风所编的说法,是出自于托名徐光启编撰《破迷》一书;此书在批判我国择日术之迷信时,除了认为择日术是「出自魔鬼之计」外,又提到:「后出李淳风作灭蛮经退夷求婚之计,将此天罡、地煞、诸星名号,分为吉凶排列……。后至唐朝,有李淳风幼习天文、困居穷苦,且子有不肖,彼将天文之义借端生花,造成筭命书义,传为养生之业。彼国朝因西夷起兵,要中国之女和亲,无奈许之,女到外邦,不服水土而死亡,夷人屡次又来求亲,其亏体面,无计可退,淳风做合婚之书上献,以为退兵之策,使人送之外夷,说欲为夫妻,必须男女八字配合,不犯恶星,方能到头,如犯者,夫妻长短夭亡,夷人将书配合,信以为真,故绝求婚之事,中国复名合婚之书为杜譔灭蛮之经,以后人称李淳风为仙,因能伪造筭命书也。」<br>  然而,此说却未提出《灭蛮经》为李淳风所编之具体证据;且此书是针对违反天主教教义提出批判,立场过于明显,故而亦未遭后人所接受。<br>五、《灭蛮经》为杨筠松所编?<br>此说出现在清廖平所撰的《地理辨正补证》中;惟廖氏未有具体说明,亦为纯属臆测;故而并未在后代流.<br> <br>六、《灭蛮经》就是宋代以来所编之《通书》?<br>  所谓《通书》,并非是指北宋大儒周敦颐所写之《通书》一书;而是自古流传至今,通常是由术家所编撰而成的《择日通书》。<br>  择日又称为择吉、诹吉、涓吉、择课、克择、择时、日课、卜日、日法、命课、选择、吉课..等。<br>  我国择日学在秦汉以前,就已形成了一套复杂的时日吉凶计算方法。然而,若要说最早的择日书籍,则可以追溯及夏朝时期的《夏小正》一书。至少,在公元1975年湖北出土,用计算当时秦楚两地择日实录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甲乙《日书》432篇等,距今都已经超过二千三百年以上的岁月了。<br>  通常民间所指的《通书》,就是指《黄历》。唐朝时期,由于顺宗、僖宗等,仅许皇室正式编印颁布;《旧唐书》:「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。」故而历书又称《皇历》。(注:历书是由封建时期的皇帝颂布的,现存最古老的历书是唐僖宗时印制的,距今已有1203年的历史了。惟亦有说是《敦煌北魏历书》最早,距今则超过1500年。)<br>  然而,无论是《通书》、《黄历》或是《皇历》;由于此书与民间作息与农事息息相关外,且提供一些人们日常行事时趋吉避凶之指导,故而在唐朝时期就已经蔚为风行。<br>  事实上,由于《通书》渐渐地深入民间社会;故而唐末以后,民间私印《通书》之现象已属常态;《全唐文.东川节度使冯宿奏》:「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板印历日鬻于市,每岁司天台耒奏颁下新历,其印历已满天下,有乖敬授之道。」可为证实。<br>  到了清初,流传在民间之《通书》,至少就有《发微通书》、《四明通书》、《象吉通书》、《鳌头通书》、《永宁通书》与《永吉通书》等诸多版本;惟这些不同版本之《通书》,却经常发生吉凶与宜忌上的矛盾;故而方有乾隆四年《钦定协纪辨方书》之出书。<br>  据六愚所知,所谓《灭蛮经》就是《通书》之说,应该是根据明朝嘉靖年间蜀罗青霄《阴阳辨疑》所谓「一主洪范五行,唐宋元至我明,如宋鲁真《历法通书》也;一主正五行,则洪理之历府池纪之《克择通书》是也。……若执先天之易以斥后天之易,则人必以为非,圣无法矣;彼执正五行以斥洪范为《灭蛮经》者;……」以及清朝乾隆三十六年李奉来(注:坊间之著作经常将李奉来误为李泰来,六愚特此更正)所撰《崇正辟谬永吉通书》十四卷中,并与吴景鸾《奏疏》之内容,所发生之联想吧。<br>  因此,六愚认为《灭蛮经》一事,出现在宋朝年间的可能性甚大。<br>  至于将《灭蛮经》与《通书》相互挂勾的说法,上述六愚个人所考据之证据略显薄弱,故而尚须更多的资料进一步左证之。<br>  然而,为何会有《铜函经》就是《灭蛮经》之说呢?<br> <br> <br> <br>~~~~~~    待續 ~~~
地板
况秋颖 发表于 2019-3-24 08:16:02 | 只看该作者
            所谓《灭蛮经》之探究(四)~台湾六愚<br> <br>贰、《铜函经》就是《灭蛮经》?<br>  当代风水师大多认为所为《铜函经》就是《灭蛮经》。<br>  此种说法究竟是从何而来?自古至今,也未见有任何文献提出说明。<br>  六愚考《铜函经》就是《灭蛮经》之说,应该先从所谓吴景鸾《奏疏》或是明朝徐氏兄弟所撰之《地理人子须知》与所谓《阴阳天机书》说起。<br>  所谓吴景鸾《奏疏》云:「唐高宗永徽中,河东闻喜县丘延翰因神人授以正经,遂以洞晓阴阳,依法扦择,罔有不吉。开元中星气交见,朝廷患之,遣使断其山,究其宝,乃丘延翰所作之山也,下诏捕之,大索民间,弗得,诏原其罪。召诣阙下,玄宗访其阴阳之说,赐之以爵,延翰乃以师授《天机书》并自撰《理气心印》三卷进呈,玄宗善之,以玉函金匮藏之内库,永为国宝。又患民间有明其术者,于是内供奉一行禅师为撰《铜函经》以乱其真。」徐氏兄弟《地理人子须知》根据此说,与上述《青囊序》比较后,在《论堪舆宗旨》篇中也强调:「闻喜丘公,术本神授,扦立动星;古者,爵以亚父,乃进图经三卷,讨真理气之心印,天机之秘诀也。唐高宗能以金函玉柜藏其书,而不知翼世即有黄巢之乱,琼林府库,皆莫能守。禅一行能撰铜函伪经,以混其真,而不知其间乃有曾杨之贤,金函秘书,悉为所得。」云云。<br>  同样地,《阴阳天机书.序》也提到:「唐开元中,河东星气有异,朝廷患之,遣使断其山。究其实,则丘延翰所作之山也。捕之弗得,诏原其罪。乃诣阙进师授《天机书》,并自撰《理气心印》三卷。玄宗赐之爵,以玉函藏其书内廷,禁勿传。唐末兵乱,曾求己、杨益于琼林库获《玉函》,发之得《天机书》,由是杨、曾之名始着。曾授陈抟,抟授景鸾父克诚,景鸾于庆历辛巳承诏进《天机》、《心印》二书,然则《玉函》、《天机》本一书而二名也。」<br>  这些记载中之所谓《铜函经》、《铜函伪经》、《玉函》等,则被后人扩大解释为《铜函经》就是《灭蛮经》而流传至今。(注:纪昀考据《天机素书》与《阴阳天机书》之内容,并非唐朝丘延翰或是宋朝吴景鸾所著;因此,亦同样的认为所谓吴景鸾《奏疏》,应是明朝地师托其名所撰;并特别强调「其说颇诞,不足为据」。六愚亦认为吴氏《奏疏》多有可疑之处,故而纪昀之考据,可为参考。)<br>  从有迹可循的立场而言,无论是正史或是稗史上,包括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,甚至是《五代史》中,皆未见有任何文献提到关于《铜函经》之记载。首见《铜函经》之文献纪录者,则是在《宋史.艺文志》之中。<br>  《宋史.艺文志》所提到关于「铜函」之著作,则有《铜函记》一卷与《铜函经》三卷。然而,《宋史》所提到的《铜函记》与《铜函经》作者;却非僧一行,更非吕才。《宋史.艺文志》载明僧一行的著作有《地理经》十五卷、《地理经》十二卷、《灵辖歌》三卷、《遁甲十八局》一卷、《库楼经》一卷、《上象阴阳星图》一卷、《肘后术》一卷、《遁甲通明无惑十八钤局》一卷等;载明吕才所著者,则有《广济百忌历》二卷、《杨乌子改坟枯骨经》一卷、《轨限周易通神宝照》十五卷等。其中《铜函经》未言作者姓名;《铜函记》则言明是丘延翰所撰。此后,无论是《明史》或是《清史稿》则未见著录有《铜函经》(注:近代有人注解《雪心赋》一书所提到的《明史》的《铜函经》,六愚寻遍《明史.艺文志》并未所获;所谓「金函」、「银函」、「铜函」、「玉函」、「石函」等说,经常令后人如堕五里,或有可能。)纪昀《四库全书总目题要.术数类存目》之《天机素书》:「《通志.艺文略》载延翰《玉函经》一卷。」《地理玉函纂要》:「不着撰人名氏。案《玉函》之名,相传本于丘延翰书,然其书久已不传。是本托名《纂要》,设为诸图,杂以三合长生之说,末附黑囊经口诀、捉穴心印、造理赋数条。大抵剽取坊本伪书,随意窜入,不足据为定论也。」之说明,或许可以参考。<br>  无论如何,何况吴景鸾《奏疏》与《地理人子须知.论堪舆宗旨》仅是将僧一行与《铜函经》隐隐划上等号而已,并未明确地提到《铜函经》就是《灭蛮经》之说。<br> 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时,流传至今的所谓《铜函经》,应该是指装在铜函内的经书而已;正如《石函经》就是置于「石函」内的经书;《玉函经》则是放置在「玉函」内的书一样,未必见得仅指一部全天下内容相同经书;其意义就如同每个古印度僧人,将经文抄录在贝叶上,一律称之为《贝叶经》;故而何止是千百部而已。何况天下书名相同或是相似,且其内容大相径庭者,自古有之;上述《宋史.艺文志》所提及僧一行所撰的《地理经》十五卷与《地理经》十二卷,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?<br>  因此,六愚认为所谓《铜函经》就是指《灭蛮经》,实为后人口耳相传下的误传或是有心人之操弄吧。<br>  然而,大家的心中不禁会产生疑惑,所谓《灭蛮经》的内容究竟为何?<br><br><br> <br>~~~~~   To be continued ~~~~~
5#
暑妩 发表于 2019-3-24 08:16:42 | 只看该作者
            所谓《灭蛮经》之探究(六)~台湾六愚<br> <br> 肆、《灭蛮经》出现与其背后原因之探讨。<br>  根据各种历史文献以及稗史之记载与传言等,几乎都明确地指向「洪范五行」即为《灭蛮经》之说。<br>  换言之,早在清朝「汤若望案」发生以前,「洪范五行」与《灭蛮经》之争议,早就流传在当时的朝野之间;而且,算起来已是一段相当长的岁月。<br>  六愚且依据古出版著作,由清初开始往上溯及源头探讨之:<br>一、《星平会海》<br>  《星平会海》为明人所编的命理书籍;《四库全书总目题要.星平会海》:「《星平会海》十卷通行本,不着撰人名氏。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载有其名,盖明人所编。」<br>  《星平会海》卷五首篇,在论及合婚神煞时,就特别提到所谓《灭蛮经》;《三元男女合婚定局》:「余尝闻古命书,无记载合婚之理,乃唐太宗为西汉以来,远方来婚不绝,命吕才设此术以愚惑之,命曰:『灭蛮经』。其法不可全信,姑录俟知者察之。」综观此书与五行有关之内容,诸如《逐月月建歌诀》、《五言独步》、《四言独步》、《身弱论》、《弃命从煞论》、《十干体象》、《地支十二咏》、《论运化气》……等篇所依据之五行理论,已是「正五行」矣。<br> <br> 二、《披肝露胆经》<br>  纪昀认为《披肝露胆经》为后人托刘基之名所撰;并直指李国木或有可能;《四库全书总目题要》:「旧题名刘基传;《明史?艺文志》亦载有其目。然观书中所分龙诀、穴情两篇,大半剽剟《撼龙》、《葬法》诸书。砂诀、水诀歌亦皆浅俗,如笔架科名应有分,满床牙笏世为官等句,基必不若是之陋。后附南北平阳论数条,则李国木杂取他家之书附入者,尤为弇鄙,殆嫁名于基者也。」<br>  此书同样的被李国木收录在《地理大全》二集之内;然而,纪昀依然认为李又托刘基之名批注;《四库全书总目题要.地理大全》:「乃知所谓刘注即国木假为之,以欺世也。」<br>  《披肝露胆经》与《灭蛮经》有关的论述,是在《水诀歌》:「一行禅师术数精,欲与中国去膻腥;乃为唐朝画久计,故意伪造《灭蛮经》;宗朝五行从此没,颠倒颠来假混真。亥水艮土反为木,坤土震木反为金;辛金巳火以作水;乙木兑金作火星。当初主意灭蛮国,而今反误中国人;以讹传讹不能辨,因此五行俱错乱。」<br> <br>三、《三命通会》<br>  《三命通会》亦是命理书籍,为明朝嘉靖年间万民英所著。<br>  《三命通会》一书花相当大的篇幅讨论各种五行之争辩;例如,《原造化之始 》:「且天地之间,无非元炁之所为,其性其种已各具太始之先。金有金之种, 木有木之种,人有人之种,物有物之种,各各完具,不相假借,不相凌犯,而谓五行递互相生,可乎?今五行家以金生水,厥类悬绝,不侔厥理,颠倒失次。不知木以火为炁,以水为滋,以土为宅,此天然至道。而曰水生木,无土将附木于何所?水多火灭,土绝木且死矣,夫安能生?周子惑于五行家之说,而谓五炁顺布,四时行焉。不知日有进退,乃成寒暑;寒暑分平,乃成四时,于五炁之布何与焉?其曰春木夏火,秋金冬水,皆假合。」《壬戌癸亥大海水》:「或曰:五行之中惟水火不宜太旺,旺则不可救药。故丙午、丁未配以天河水,以水能制火也。戊午、己未谓之天上火,以戊己盖其上,则火不焰也。午未在天之中,丙丁属火,皆午未旺乡。故历代遇此二年,皆不靖。此以理论,而非原取象之义,然亦不可不知。再按纳音取象出自黄帝,故诸术家皆宗之。自徐大升作《定真论》,有娄景以前未知金在海中之论,而元之星士遂有『纳音空自失』天真之说。故今之谈命者只论正五行,而纳音不取焉。岂知纳音之理,取象之精,此正造化之所以为妙。凡论人命,尤不可不推究而体察之,以尽其微也。今阴阳家论先天老五行,而不取《洪范》五行,目为《灭蛮经》,以其颠倒阴阳,反易水火。太和周视作《阴阳定论》,乃深辟之。西蜀罗青霄作《阴阳辨疑》,以《洪范》五行出自八卦,断不可不用。又辟周氏之见为诬。噫!何前后无定说也耶?余见纳音五行即《洪范》五行之义,不可举一废一。谈命者,本之以五行为经,参之以纳音为纬,庶足以尽命数之理,而造化无余蕴矣。」等。<br>  由此可知,明朝年间的所谓《灭蛮经》之说,就已经在术界之间闹得沸沸扬扬,不可开交。尤其是《壬戌癸亥大海水》篇中之所谓「元之星士遂有『纳音空自失』天真之说」一句话;便可以将「洪范五行」与《灭蛮经》之争论,推及至元朝年间。<br> <br> 四、《謇斋琐缀录》<br>  《謇斋琐缀录》这本书并非术数书籍,是明朝尹直所撰;《四库全书总目题要》:「《謇斋琐缀录》八卷,明尹直撰。尹直,字正言,江西泰和人。景泰五年进士,官至翰林学士、兵部尚书。《明史.卷一六八》有传。」<br>  《謇斋琐缀录》:「地理之学非一家,各主一说。而立向放水,有以坐山,有以来龙,有以本向,而皆不出于五行之生旺衰绝。为吉凶,其干、坤、艮、巽为御阶,子、午、卯、酉为四恶,辰、戌、丑、未尤为不吉。时师固知之,而不知蠡经置于何处。为阳宅,或置于厅中,或置于前楹。然厅堂天井广狭不同,蠡经所指字向远近殊差,地理书亦无定说。予尝以天井之中为置蠡经之所,大门则置蠡经于门限之中,阴宅则置蠡经于本圹之中,不置于墓门,似为有理。时师多是予言而用之,吉凶良有验矣。至于宗庙一家,颠倒五行,往往人指为《灭蛮经》。然用以立向消水,吉凶比于诸家多验,而时师莫能究其立法之因。予尝考之诸书,多滞而不通,乃类推而折衷之。夫甲寅巽,本属木,辰戌本属土,申辛本属金,而皆以属水,何也?盖甲寅、甲申、壬戌、壬辰、癸巳、乙酉纳音皆水,巽属辰,辛属酉,故与坎通,谓之水也。艮本土,巳本火,而以属木,何也?盖艮属丑,癸丑、己巳纳音属木,故与震通,谓之木也。丁本火,亥本水,而以属金,何也?盖戌亥属干,庚戌、辛亥纳音属金,丁纳甲于兑,故与兑、干通,谓之金也。壬本水,乙本木,而以属火,何也?盖丙禄在巳,乙巳、乙亥纳音属火,壬属亥,故与离通,谓之火也。此皆本于纳音纳甲以起例,故用之吉凶,比诸家多有验,固不可以为灭蛮经而不之用也。予粗见如此,然究其极,亦有不通,姑录出以与精于地理者订焉。」此段记载,亦可道出明朝风水家,对于「洪范五行」理论与《灭蛮经》之争论。<br> <br> 五、《地理人子须知》<br>  《地理人子须知》是明朝徐善继与徐善述兄弟,在明穆宗隆庆年间出版的风水著作。<br>  《地理人子须知》也花了相当的篇幅探讨五行之论证;例如,《论宗庙水法之谬》:「卜氏云:宗庙之水法误入伍行之山运有准,此确论也;何则?盖宗庙即洪范五行……乃颠倒五行之法。」《堪舆宗旨》:「禅一行能撰铜函伪经,以混其真,而不知其间乃有曾杨之贤,金函秘书,悉为所得。」《诸家五行》:「地理窍妙,无出五行;五行之变,不可穷胜。…...人识其妙而泄造化之机,又有二说焉;曰正五行以定其方;曰八卦五行以司其局;曰洪范五行以穷其山音;......然三说中,惟洪范五行最玄,而管虢之注,近于牵强,世有斤之为《灭蛮经》。」等。<br>  其中在《论宗庙水法之谬》《堪舆宗旨》《诸家五行》与「原五行」等篇,皆有提到所谓吴景鸾《奏疏》。<br> <br>
6#
卤拂嵌 发表于 2019-3-24 08:17:24 | 只看该作者
            一行禅师写的,八宅颠倒写,顺序很乱
7#
索窟 发表于 2019-3-24 08:17:58 | 只看该作者
            缺少二和五篇章了,哪里可以看到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威海市南海新区建辉路概念创客空间园A栋三楼303室

周一至周日:09:00-22:00 400-888-4568

扫码关注迪恩公众号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( 苏ICP备15919873号